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遛狗的台日文化比較】

由於自己家裡從去年開始養狗,此次來日每見日人遛狗,便會多注意一下。在台灣遛狗,狗擁有比較多的自由,主人可以放任自己的狗與其他狗互相玩樂,不過也因此,許多主人任其狗在外面放蕩,故狗大便也一大堆,製造許多環境清潔的問題。但在日本這種放狗行為絕不被允許,狗只要一被放出來,就必須用狗鍊繫著,並攜帶清狗便的袋子,因此相對來講,日本絕無狗大便,環境比臺灣乾淨的多。不過,若從「狗權」的自由來說,在臺灣可以被放出來的狗當然相對的比較自由,也比較符合「狗性」,因牠可以與同類相玩,儘管一天中只有那麼少的時間,但「狗」知道他偶而也有「狗伴」而不是只有「人伴」。我在日本看日本人溜狗,狗往往兩眼無神,也絕少向人吠,被高度馴服且訓練的知道隨主人步伐,不會像臺灣常有主人溜狗是被狗拖著走的。
當然,在台灣遛狗不繫狗鍊也要看在何種社區而定,愈高級的住宅區,這種放狗行為比例就愈少,所以相對的狗比較沒有「狗權」,不過筆者也觀察過,這種遛狗繫狗鍊的行為,也只有近幾年在台北市實施而已,而且集中在高級住宅區,大部分的住宅區雖然法律有規定,對人們遛狗的行為依然我行我素,更不用說鄉下了,所以顯見臺灣的法律雖規定,但執行卻往往「一國兩制」。反觀日本,我在東京上野公園早上看日本人溜狗,與在京都乃至鄉下看日本人遛狗,無一例外都繫狗鍊,實驚訝於日本這種徹底「法律一體化」的精神。
若從「守法」的觀點來看,日本「人」特別遵守法律或社區規定,所以「自由」往往受限,更何況「動物」了,但相對所得到的好處是日本治安特別好,環境也整潔清靜,也少喧鬧。對日本人來說,「法」就是「法」,沒有大小之分,每人都必須嚴格遵守。然而日本人是如何做到每個人都那麼守法?這些其實都可從小地方觀察出來,例如倒垃圾,如京都市週二、週四收普通垃圾,週三收瓶罐,也都規定家庭用垃圾袋與瓶罐用垃圾袋,如果你弄錯了垃圾袋,左右鄰居會登門拜訪,教你如何用正確顏色的垃圾袋,因為自己的行為會給這個社區帶來不良的影響,特別是這種「公」的行為不是屬於「個人的」,而是屬於「社區性」的行為。如是,每個人似乎都扮演著執行「公領域」的警察,不由得你不依照實施。因此家中養狗,如果是公寓,因涉及「公領域」,故必先向警局登記,必在門前貼個大大的「犬」字,以提醒路過訪客,如果你沒有這樣做,公寓管理委員會可以有權不准你住進大樓。所以日本的「狗」也絕少有「黑戶」,當然也幾乎沒有流浪狗。相對而言,臺灣「人」雖有法律規定,嚴格守法者當然有,但許多人的觀念是「法」放著即可,或是「法」是用來約束他人不是來約束自己,甚至不養狗的其他人對放狗行為的人也大多視為自然,沒有勸阻的意願,如此周遭的人起不了讓人「守法」的作用,自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所以「有法」形同「無法」。
因此,在台灣不繫狗鍊,從正面來看的話,養狗主人與狗都相對「自由」,但那是對「自己的自由」,但從負面看的話,反而對「他人」來說也許就失去自由(如踩到狗大便的人,或被狗嚇到的人)。在日本,從負面來看的話,養狗主人與狗都相對「不自由」,但從正面來看,反而對「他人」卻是相對的「自由」,但這個「他人」其實指的是「公領域」,所以在日本整體秩序感相當良好。換言之,臺灣人比較照顧自己的自由,不管他人的自由;日本人則是人人都比較受法律規範自由,當然也就沒有所謂妨礙「他人自由」的問題,因為自己與他人都服膺於這個管大家自由的「公領域」。如果是你,你要選擇哪一種文化生活?
2009/7/18
記於京都

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

日本文化隨筆(4):日本八月的天空

每年暑假我都會到日本短期停留作一點學術研究,時間剛好都是在八月左右。在日本,八月真的是很熱鬧的日子。結束了七月比較大的京都祇園祭與全國各地的北野天滿宮祭典,接著便進入熱鬧滾滾的八月。首先,是盛大的六日廣島核爆和平紀念大會開啟序幕,接著是八月九日的長崎核爆追悼紀念會,十五日前後更是熱鬧不已,從十二日開始到十六日的御盆節(類似台灣的中元節)連續假期。十五日在京都有「送火日」,晚上八點一到,在京都盆地周圍的山上分別燒起「大」「妙」「法」「鳥居形狀」、「船形」,其中最大的一個「大」字是在比叡山腰上,我自己以前與朋友親自登山體驗過。
八月的日本媒體節目,由於接近核爆追到紀念日,日本媒體都會有許多相關核爆的課題討論,有一年(2007年)的八月四正好看到有關核爆的辯論節目,辯論主題是「是否向美軍尋求戰爭賠償?」共邀請了27位代表者,身份分別是美國人、日本各黨議員、中學生、演員、歌手、學者,還包括一位長期旅居日本的台灣人金美齡。贊成者以節目主持人為首,反對者以前任防衛廳長為首,雙方展開激烈辯論,節目還安排核爆受難者現身說法。
坦白說,這個節目有點煽情,議題的提出也相當突兀,雙方論點除了那位前任防衛廳長以外,大部分都相當幼稚且不成熟。如一位美國代表者竟說:「為了人類的進步,結束戰爭的手段是必要的」,一點都沒有為美軍投下核爆有任何的懺悔反省,顯然受到美國教科書說法的影響。又如那位曾是台灣人的金美齡竟也說出令人噴鼻的言論:「美國議會剛通過譴責日本戰時慰安婦的問題,這種小事情,美國都在意了,何況核爆如此大的事件,所以我贊成向美國提出賠償。」以受害者角度而言,並無所謂的大小比較可言,金美齡的言論看在那些受害的慰安婦眼裡,真是情何以堪?當然也不要忽略一位中國學者的發言,他說「如果日本是核爆受害者,要向美軍索賠,那麼日本侵略中國所造成的生命財產,不計其數,是否也應賠償。」這種言論對中國而言,其實是常識,但此論一出,馬上被賠償論者壓過而忽略過去。最後結果以14對13票,贊成者得到多數,也就是贊成向美軍尋求戰爭賠償。真不知道中國人、韓國人、美國人如何反應?
八月的十五日也是個政治熱鬧的日子,即靖國神社參拜的日子,日本前首相小泉純一郎自其上台以後,每年都至靖國神社參拜,惹來中國與韓國的高度不滿。
於是,我們看到日本天空中的八月,熱鬧滾滾,我們看到了廣島核爆和平紀念大會、長崎核爆追悼紀念會、核爆受害報導、核爆請求賠償、御盆節、靖國神社參拜等等畫面……。以往對中國、韓國、臺灣而言,八月十五日是「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日子」,在日本則是「終戰的日子」。但日本把御盆節改在八月十二至十六日(以前御盆節根本不是在這個時間),很自然地八月十五日被涵蓋進去了。如是一改,增加了什麼?刪除了什麼?用意很明顯,現在日本國民的八月十五日記憶,不會是「終戰」的無條件投降的日子,而是可以放長假的御盆節。在台灣呢?一般國民似乎也早忘了八月十五日是什麼日子了。一個是「刻意地」存有操作意識的對歷史的遺忘,一個是「自然地」對歷史的遺忘,雖然同樣是「遺忘」,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2007/08/04記於三重縣松本

2007年9月5日 星期三

日本文化隨筆3 日語「大丈夫」(沒問題)的哲理

有人會好奇我何以在部落格用「大丈夫」一詞,我想看了這篇文章,也許會瞭解我的用意,畢竟透過這個詞,也稍可理解到日本語言文化的思維與習慣。

「大丈夫」怎麼變成了「沒問題」、「沒事」
以前在大學上老師的中文《四書》課時,我印象很深刻,當老師教到《孟子.滕文公下》章:「富貴不能移貧賤不能移,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我想大家都能朗朗上口,並且經過老師加強孟子「不動心」與「捨我其誰」的解說,攪得同學彼此心癢癢的,立志要作個頂天立地、志氣沖天的「大丈夫」。
後來,學了日文以後,出現「丈夫」(じょうぶ)、「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的用詞,發現意義完全不一樣,「丈夫」(じょうぶ)意思是「身體康健」,「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意思更扯,竟是「沒問題」、「沒事」,也就是OK的意思。剛開始只覺得日文與中文落差實在太大,並沒有意識其間的關連性。直到一位留學日本的韓國朋友,回給他韓國的漢文老師之信時,習慣用「大丈夫」的字眼回信給他的老師,搞的韓國這位漢文老師一頭霧水,例如漢文老師跟他商量將其文稿翻譯成日文的事情,這位韓國老兄就會習慣用「大丈夫」回應,漢文老師則還要回一封問題問這位韓國學生,「我與你討論是否可以把我的文章翻譯成日文,何以你回我『大丈夫』?怎麼你的漢文程度墮落到這種地步了。」當韓國朋友跟我說這件趣事時,我也開始好好想「大丈夫」這一詞語的種種有趣問題。尤其這幾年,除了日本行漸多、漸豐富以後,日劇看多了以後,發現日本這個「大丈夫」文化還挺有哲理的,而且真的與孟子的「大丈夫」精神有關。
日語「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的哲理
根據《廣辭苑》對「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的解釋,的確還有「偉大的男子」之意,另外還有「堅固」、「確實」之意,這都還算是《孟子》書中「大丈夫」的衍伸義。不過,「大丈夫」口語化後,形成大家口中常用的「沒問題」或「沒事」的意思,例如有人跌倒了,你常會聽到旁人「だいじょうぶですか?」(沒事吧?還好吧?沒問題吧?)跌倒的人如果沒事的話也會回答「だいじょうぶ」(沒事的)。又如考試考完了,關心你的人碰到你也常會說「だいじょうぶですか?」再如吃飯的時候,如果對方吃進食物後臉色很難看的時候,你也可以問他:「だいじょうぶですか?」總之,這個「大丈夫」用法,問者是用在關心別人是否有問題時的關懷語,被問者回應「大丈夫」時,以表示自己沒事。但實際上許多的場合裡,即使真的「有事」,被問者也常裝作沒事而回答「大丈夫」。這讓我聯想到,明明「有事」,何以硬要回答「大丈夫」(沒事)?這種克制自己內心的痛苦,卻在外表上顯露出「大丈夫」的樣子,頗有「威武不能屈」的氣概,總覺得還是與《孟子》的「大丈夫」有關連。
最讓我感受到日語「大丈夫」具有的哲理的場合,是一個頗受人歡迎的節目「黃金家庭」,每集邀請一個家庭單位,選擇男主人在一週內練習好高難度的動作,如要求沒有運動細胞的老爸,必須連續踢足球使之不落地一分鐘,或是音癡的老爸被要求用鋼琴或木琴彈出簡單的樂譜。當應試者練習了一週後,進入現場節目,準備受測時,主持人都會問應試者「身心都準備好了嗎?」、「沒問題了嗎?」應試者往往回答「大丈夫」(沒問題)。這種場合的「大丈夫」,其實真的有點像「即使有問題,也只能裝著沒問題而硬著頭皮努力去做了。」這樣一來,那種心境的「大丈夫」,頗如《孟子》裡面所說的「大丈夫」心境,一方面懷著英雄滿志、躍躍欲試的心境,但另一方面卻又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一去不復返之悲壯之感。換言之,「大丈夫」是一種功夫、修養,在那一剎那之間,是努力想把自己的身心狀態達到最完美的境界,以面對將要面臨的挑戰或困境。試想,這種回答「大丈夫」(沒問題)的心境,不就是很接近《孟子》裡面的「大丈夫」精神嗎?
我也常在戰爭的影集中或武士的影集中發現這種「大丈夫」哲理。一位武士在出征前夕,要與家人親離死別,母親(或妻子)會問兒子(或老公):「出征的事情都準備好了嗎?請勿掛念家人,我們會沒問題(大丈夫)的。」兒子(或老公)往往也回答「大丈夫!」試想,這種兩方都是「大丈夫」的情境,女方為了要讓男人專心出征,故請其勿牽掛家人,「大丈夫」的回答在這裡成為女性剛毅的溫柔;男人為了表現自己堅強的鬥志或意志,「大丈夫」的回答在這裡成為安撫女性的潤滑劑。因此,「大丈夫」之語在兩方之間成為一條互相安慰或放心的鎮定劑。
以上是淺見淺聞,或許有點過度解讀,尚祈指正。以下附上一位日本江戶時代學者林羅山〈讀孟子大丈夫章〉所寫的詩作,以供欣賞:

振衣千仞岡,濯足萬里流,大丈夫不可無此氣節。
海闊從魚躍,天空任鳥飛,大丈夫不可無此度量。
月到梧桐上,風來楊柳邊,大丈夫不可無此襟懷。
珠藏澤自媚,玉韞山含輝,大丈夫不可無此蘊藉。

2007年8月30日 星期四

日本文化隨筆2:一枝筆與一把扇子

◇一隻筆與一把扇子
這已經是一個人的第三天旅程了,光靠著一本「全國旅遊」JR交通地圖,四處轉車,有時運氣好,碰到時刻差不多,轉車還算方便,但總有一些不是自己想像的情形,就必須要等上一個小時以上的班車,我的這種不計畫周詳地出遊習慣,說好聽一點是隨緣,說難聽一點,根本就是懶散。我從和歌山縣的高野山欲轉到三重縣的本居宣長紀念館與伊勢神宮,途中需轉車到奈良縣,必須從加茂驛轉到龜山驛,再由龜山驛轉到松板驛,而在加茂驛便遇到需要等一個小時左右的班車情形。由於行李頗重,加上旅途勞累,而我又不想讓時間白白消耗,我得找一家輕食可以喝咖啡的地方,好好地犒賞我自己,輕輕鬆鬆的讀一下書或寫一下東西。
從車站放眼望去,這簡直是鄉下車站,我敢說當時只有我一個外國遊客在這樣的鄉下車站,正苦於找不到輕食店時,沒想到在過馬路後往前掃望,看到一家咖啡屋,我終於如願地在咖啡屋享受一杯卡布其諾與店中特製的蛋糕,並悠閒地看一本在高野山購買的小書《關於空海的思想》(梅原猛著)。當我沈浸在空海的密教世界中,好像時間過得很快,一個小時飛煙似地就飄去了,趕快收拾東西,背起沈重的行囊,再踏上另一個旅行。當我走到車站的驗票口,咖啡店的小姐氣喘呼呼地拍下我的肩膀,「お客様,忘れたペンです。」(客人,您忘掉了的筆),我略帶吃驚地向其道謝。
另一個小事件,是發生在伊勢神宮的外宮中,我看到一個警衛匆忙地拿著一把小扇子跑來跑去,似乎在找尋什麼人,我不經意地繼續逛著、拍照著,只是警衛一下子跑東一下子跑西,讓我覺得好奇。當我已經從XX神社逛完轉回到原來的路上,看到警衛與一個孩子的父親正說著話,之後便將那把小扇子交還給小孩子,隨後脫帽向孩子的父親行禮,說了一聲「彼にとって、大切なものかもしれません」(對他而言,或許是重要的東西)戴上帽子後,又回到他的警衛工作崗位上去。
以上兩件事情,雖是小事情,卻有大道理。當我坐在JR的車上沈思時,這種客人遺忘的小東西,在台灣的商店或是觀光景點的警衛,大部分的情形應該是先收著不管,等客人回來認取,很少會衝出店外或是跑來跑去,務必找到失主,歸還失物。這種看似小事情或小東西,對於台灣來的我,卻令我感到其實「不小」,對日本經營者而言,如所周知,「客人就是神」是營業金律,我從這個「筆事件」或「扇子事件」的小地方,也看到這種敬業精神。再往深處想,貴重如皮包、金錢、手錶,小至一枝筆、一把扇子,其實不論東西有多大或多小,對於失主而言,也許在意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歷史的貴重記憶問題。比如我的那枝筆若掉了,我肯定傷心的,那是我的一個學生遠從巴黎,特地帶回給我的,不要說有其紀念價值,在我這次的旅遊當中,我也需靠這枝筆將心裡的感受轉成文字,我從這種感覺,深刻地體會到「客人是神」的敬業精神。

日本文化隨筆1 日本人的心靈故鄉:伊勢神宮

奇特的參拜人群
八月初旬的天氣,熱的令人都懶得走路,何況中午兩三點的大熱天氣,都走了十多分鐘,周邊的男女老少也如我一樣揮汗如雨,為何正宮還未到呢?如果只是少數人也罷,但看這麼大陣仗的人群或遊客,又不是週末假期,怎麼還會有這麼多的人到伊勢神宮來參拜呢?但是,大家雖然留著斗大的汗珠,我沒有聽到有人抱怨:「為何還沒有到呢?」「怎麼這麼遠哪?」像這種抱怨的聲音,我想在台灣的觀光地區絕對不少。更奇的是,小朋友走不動了,父母親不是安慰他便是抱起他繼續走,沒有人停下腳步來坐著休息(伊勢神宮內也絕少看到椅子),更沒有人放棄回頭就走,天氣雖然酷熱,人群卻還是井然有序地前仆後繼往前走,這段神宮參拜之路對日本人來說,似乎一點也不長,不,應該這樣說,參拜之路再長也無妨。參拜之路對我的腳力而言,其實也不算是長的,我自認為還年輕,但我走完整個伊勢神宮也得花上四十分鐘左右,而且是在酷暑的天氣中,我靜默地邊走邊想,那些阿公阿媽,還有小朋友,以及穿著高跟鞋踏在小石子路上,怎麼受得了,不過,真的,他們都受得了。於是,我從心裡面開始思索起,這個神宮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日本人綿延不絕地至此參拜,它到底代表著多大的意義?

沒有被具像化的祖神

更奇的是,走到了正宮(也就是神宮的主殿),大家彼此排隊向宮門前的鳥居所垂下高約二十幾公尺的白布簾行禮如儀,紛紛丟賽錢(供奉神明的錢)到排在前頭的賽錢箱,然後行「二拜二拍手一拜」的標準禮儀。對於一個外國人而言,我很好奇的是,他們向白布簾行禮嗎?何以看不到主神(天照大神)的神像?為何沒有神像?但似乎只有我有這樣的問題,換言之,日本人不存在這樣的疑問。我實在不懂,好歹我也粗淺地讀過日本的神話書,總知道他們的主神是天照大神,是個太陽也好,或是光芒萬丈的雕像也好,總應有個具像化的東西好讓人膜拜吧?就像基督教的耶穌雕像或是佛教的釋迦牟尼像,儒教的孔子像,不就是如此嗎?宗教要世俗化或大眾化,第一步便是具像化,以便讓平民百姓容易掌握其形象。不過,伊勢神宮裡被供奉的是沒有神像的神,不,應該這樣說,所有日本的神社都沒有具體的神像,有的只是象徵物如鏡玉劍或一些山川自然象徵物。

日本人的神與人之距離感

不僅如此,鳥居前的大片垂幕,距離真正的正宮也起碼有一百公尺之遠,這又是為什麼?我常以台灣人的角度思考,在台灣的寺廟或道觀的佛像或神像,是很令人覺得親近的,有的甚至觸手可摸,可在日本神社,神社內部擺設的東西,距離參拜處卻頗有一段距離,你若想瞧一瞧裡面到底陳列或供奉什麼東西,即便你脖子拉的再長,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我一再思索著,這種神人的距離感是日本特有的距離感,祂不同於中國人宗教的神與人的近距離,也迥異於西方基督教神人隔著不可企望的距離,日本的神人距離感恰好就介於西方基督教文化與中國文化的神人距離的中間,既不會太遠到讓你遙不可及,也不可近距離讓人看清祂的面貌。
我已記不清楚是哪一個學者曾這樣描述日本人:在日本人的心中總覺得有第三隻眼在審視、關照著他們自己的心靈。「第三隻眼」就是那個看不到的眼,這個眼,好像是自己的眼,卻又不是自己的眼,也許我用宋代儒者的話比喻,這種關係是「不即不離」的對應關係。我每年暑假都會到日本來作短期研究一個月,當我打開電視看新聞時,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常有政治人物、藝人、運動選手等公眾人物乃至大公司倒閉、學校違規考試、明星酒醉駕車、相撲選手違反事件等等,他們一定公開召開記者會,宣言自己的不當,然後相關人員一字排開,正式鞠躬公開向社會大眾道歉,這種謝罪文化在台灣幾乎看不到。最近的例子是一對養雞農夫婦疑似因禽流感而隱匿不報的事件,最後竟以自殺謝罪告白。謝罪文化背後代表著日本深沈的「公」與「私」關係的文化,擴大言之,就是「神」與「人」關係的文化。換言之,那個背後的第三隻眼即是群體之眼,也就是「公之眼」,這個「公之眼」,擴大言之,就是「神之眼」,也就是那個雖有點距離的神,感覺又不會離自己太遠地一直在關照著自己的眼。我認為就是這種特殊的神人關係文化,造就了日本人的許多的行為與思維模式。由於有這樣的「神之眼」看照著自己,使自己不可脫離這樣的「公之眼」而獨立生存,故必緊密地依附在這樣的神人不即不離的關係中。

日本人的心靈故鄉
走完整個伊勢神宮,腦中還不斷思索著:「為何伊勢神宮對日本人何以有如此魅力?」由於腳酸的關係,我坐在神宮外的石階上稍微歇息,看到地上有人遺掉的神宮簡介與說明圖,不經意地看著說明,在「神宮」的解說,劈頭就說:「伊勢神宮是日本人的心靈故鄉。」而皇大神宮即是奉祀著今日天皇皇室的祖神天照大神,所以它毫無疑問的是日本至高且尊貴的神宮。換言之,不論日本百姓或是皇室,都視這裡是國家或文化的起源處,而每個日本國民到此參拜,似乎可以找到自己的民族認同感。透過漫長的參拜之旅,也可以喚醒自己作為日本人的心靈泉源,有種尋根的感覺吧!瞬間,我隨意喊了一聲「なるほと!」,有種解惑的頓悟之感。(2007/8/10 於三重縣松板市)